政府的扶贫大计,让昔日的贫困县摘掉“贫困帽”,摇身一变成为一方创业就业的乐土,产业发展带领农户走上致富路,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,使古老的“南明之都”乡村更有活力和生机。
贵州安龙县,地处南盘江上游的黔桂滇三省区交汇处,喀斯特山区地貌,一个个锥形小山紧紧相挨又互不相连。100多栋黄墙蓝顶的温氏扶贫家庭农场,错落在奇峰异谷、荒山草坡之间,产生收益将覆盖全县85个贫困村,对接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近3000户9500多人,成为安龙县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之一。
秋天丰收的季节阳光明媚,在前往安龙县招堤街道石灰村的途中,偶尔会看见不远处,有几个村民在半山腰的玉米地里互相帮助收割玉米,等待驼货的小马正在山间羊肠小道边吃草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终于到达了石灰村,还没下车,就听到窗外向我们传来叫声:到三楼来!我们的到来,让这条偏远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。
“贫困户代表、村里各组的组长还有驻村干部等都来了,通过逐一分组讨论,让贫困户公平地享受产业分红。”安龙县招堤街道办石灰村村主任王代龙一脸开心地跟我们聊起,石灰村入股温氏养猪项目的经过和第一次分红大会时的情形。
2016年8月,在民进中央的关怀和帮助下,温氏生猪养殖一体化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正式落地安龙县。安龙县政府希望通过引进龙头企业,发展生猪养殖产业,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。石灰村在了解过相关政策后,也希望在村里建一栋温氏扶贫生猪养殖小区,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增加脱贫和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正当石灰村满怀信心筹划时,合适的土地成了项目落地的“拦路虎”。石灰村虽然闲置土地较多,但大面积平整的土地并不多,加上道路狭窄,建好后解决通电、通水、通路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。经上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,对猪场选址考察和测量后,否定了石灰村建设温氏扶贫养殖小区的提案。
“不能搞养殖,搞其他产业周期长、见效慢。”王代龙觉得在村里选择其他产业比较难,脱贫攻坚时间紧,没有好的产业支撑,脱贫出路就更难了。正当他们为这事发愁时,上级政府部门向石灰村推荐了入股温氏扶贫养猪项目的方案,资金使用安全,入股分红逐年增加,固定时间分红。
谢兴广与王代龙握手,谢兴广感谢石灰村入股安比温氏扶贫养殖小区,让他缓解了资金压力。
经村委开会商议和上级部门批准同意,2017年石灰村与安比温氏扶贫养殖小区签订了入股合作协议,贫困户成为股东,享受温氏养猪项目产生的分红。
“入股温氏养猪项目,已经让村里的贫困户享受了两次分红。”王代龙对不能在石灰村自建扶贫养殖小区,但可能通过入股的方式,让贫困户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,感到满意。
“我们村是深度贫困村,近年政府的帮扶力度很大,不单修路修房,还有入股产业分红,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啦!”,王代龙对石灰村多管齐下,精准发力,切实打好脱贫攻坚仗信心满满。据了解,在一系列有效举措的推动下,2018年,石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5元,村集体经济达9.2万元。
“挣得比外出打工多,又可以在家里陪伴家人,还能用自己的行动为乡亲提供就业机会。”安比温氏扶贫养殖小区负责人谢兴广说道,他为自己当初选择与温氏合作的决定感到高兴。
“在外工作,平时只回了两趟家里,一次是结婚,一次是孩子出生,就算过年也是两年才回一次。”2003年,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,20岁出头的谢兴广便扛起行囊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,近10年异乡漂泊,与家人聚少离多。
2013年,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上学的孩子,谢兴广辞工回到了老家创业,可创业之路并没有他想像中一帆风顺。种烤烟、养鸭子......由于缺乏技术,生产成绩不理想,他不但没有赚到钱,而且还把以前在外打工的钱赔了一部分进去。
2017年2月,在一次朋友聚会上,听朋友介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——温氏股份进驻安龙,发展生猪养殖一体化产业精准扶贫项目,温氏为家庭农场主提供从种苗、饲料疫苗到养殖场规划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支撑平台,家庭农场主只需负责养好猪,就可以赚到钱,让缺技术的谢兴广听后对与温氏合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温氏家庭农场的发展前景虽好,但以自己捉襟见肘的资金,很难建起一栋规模化养殖场与温氏合作,正当谢兴广感到无望之际。接下来的消息,让他心情激动起来。
为了帮助家庭农场主建设规模化养殖场,安龙温氏出台给予新建猪舍无息垫资借款的扶持措施,而且当地正推行富村带穷村、村企联建的联带富运行新模式,把富村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成功的致富带头人建在产业链上,建在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中带动穷村的贫困户。温氏养猪扶贫项目就是该模式的试点,通过贫困村资金入股温氏扶贫养殖小区,既减轻致富带头人前期创业资金压力,又为贫困户经济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。
谢兴广决定与好友梁文传合伙,与温氏合作养殖,俩人一拍即合,撸起袖子干起来!通过走访相关部门,到安龙温氏深入了解相关情况后,谢兴广很快便与石灰村签订了入股协议,与安龙温签订了养殖合同,建起了一栋年上市3000头肉猪,配套自动喂料、自动饮水等的现代化养猪场,还雇了两名员工。
“当时我们什么都不会,全靠公司管理员驻场教我们。”在谢兴广眼中,温氏家庭农场管理员是自己的师父,但也像养殖场的员工,防疫、喂料、打扫卫生,管理员在驻场期间,不单传授技术,而且亲力亲为帮助谢兴广完成日常的工作,这种精诚合作的精神,深深感染了他。
“当看到手里结算单上的数字,我们都笑了起来。”2018年3月,安比温氏扶贫养殖小区首批肉猪上市结算,每头获得240多元的养殖收益,付出汗水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果实,谢兴广与梁文传都十分高兴。
“只要与温氏长期合作下去,总比打工强.......这也是对我们的鼓励,提高我们的积极性,获得更高的养殖收益。”2019年温氏全力推动建设“公司+农户(家庭农场)”长效合作机制,出台相应的措施,与家庭农场进一步共享产业发展成果。谢兴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主动与安龙温氏签订了《长效合作协议》。在他眼中,温氏是一家充分考虑合作者利益合理分配的企业,只要跟着温氏走,肯定不吃亏。
安龙温氏办公室副主任柳思嘉与谢兴广,考察安比温氏扶贫养殖小区扩建选址
“明年,我们计划再建一栋年上市3000头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,把养殖规模扩大一半。”在初尝成功的喜悦后,谢兴广与梁文传已不满足目前的养殖现状,他们开始谋划未来,对与温氏长期合作充满信心。
“村里建起家庭农场,有产业支撑,保障贫困户脱贫不返贫。”安龙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经理毛雄优表示,在民进中央和省、州、县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,2016年8月安龙县温氏生猪养殖一体化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正式落地安龙,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当地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。
为推进安龙温氏生猪养殖一体化产业扶贫项目建设,助力产业扶贫。安龙县整合扶贫资金3亿元用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,在县域内的9个镇(街道),以85个贫困村、生态移民安置区为重点,一期建设100个精准扶贫示范家庭农场,采取“13013”产业扶贫模式,推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养殖生猪实现增收脱贫。(“13013”产业扶贫模式:建一个家庭农场,年饲养出栏商品猪3000头,扶持30户贫困户,户均增收1万元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业3人。)
“根据安龙温氏年出栏生猪50万头的发展规划,需要再发展100户家庭农场。”毛雄优表示将继续发挥温氏企业带动作用,通过产业发展让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。同时结合事业部指导意见,出台相应扶持措施,协助解决家庭农场建设资金难题,提升服务水平等加快发展。
目前安龙温氏家庭农场主要以政府整合资金建设模式为主,下一步将加强发展致富带头人投资建设模式,采用公司提供无息垫资,整合贫困村资金等措施,家庭农场由致富带头人全权管理,并与公司签订长效合作协议。
谢兴广在温氏家庭农场管理员李四双的协助下,签下相关文件
“受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影响,温氏家庭农场管理员主要通过驻场,手把手对家庭农场主和饲养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。”毛雄优觉得,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,致力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温氏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。温氏把家庭农场主和饲养员培养成“懂技术、会管理,善经营、有文化”的职业群体,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。
目前,安龙温氏已发展103户家庭农场,其中61户家庭农场已投产,家庭农场已获得养殖收益达600余万元。2018年,安龙温氏项目产生扶贫收益800多万元,直接参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多人。2018年4月,安龙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,实现了脱贫摘帽,安龙温氏为安龙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通讯员:柳思嘉,图文:区勇强、程雪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