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
2019
-
06
-
05
猪回肠炎,又称为猪增生性肠炎,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导致猪腹泻、消瘦、生长缓慢或表现出“血痢”症状的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病。该病多发于生长育肥猪群,无明显季节特征,全年均可发生。急性发病时可引起肠内出血,甚至导致死亡。01病原猪回肠炎病原为胞内劳森菌,菌体杆状,两端尖或钝圆,革兰氏染色阴性,抗酸染色阳性。细菌在细胞内寄生,常存在猪小肠上皮细胞的胞质内,可随猪粪排出体外,造成环境污染,成为感染来源。02临床症状猪回肠炎,多发于6-16周的生长育肥猪,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、消瘦,食欲减少,皮肤苍白,粪便变稀(图1)或者间歇性下痢(图2),粪便中混有血液或者呈黑色焦油样。特征性病变表现回盲肠和近端结肠处出现急性出血性、增生性或坏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病变。▲ 图1粪便松软、不成形▼图2 急性回肠炎稀粪03危害猪回肠炎主要引起猪只生长速度缓慢、饲料转化率低、养殖效益差等问题。猪场回肠炎发病率较高,但是人们对其重视还很不够。据报道,胞内劳森菌损伤猪肠道绒毛膜,影响肠道吸收功能,降低断哺乳仔猪日增重,降低饲料报酬,减缓育肥猪日增重;急性回肠炎导致中大猪血便,严重的猪死亡,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。04诊断猪回肠炎可以通过临床症状、粪便、剖检病变等初步诊断,进一步可采集粪样送实验室PCR检测,如果可以分离到胞内劳森菌,即可确诊。胞内劳森菌不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中生长,所以分离和培养都必须在细胞中进行。05防...
浏览次数: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