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4月23日上午,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,一季度生猪出栏1.88亿头,同比减少5.1%;猪肉产量1463万吨,同比减少5.2%。
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表示,去年8月,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,截至今年4月22日,我国共发生了129起非洲猪瘟疫情。目前,疫情累计扑杀生猪达到102万头。王俊勋指出,今年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,发生疫情30起,有23个省份疫情已经解除。
此外,现在已有119起家猪疫情查明了传播途径,同时在扑杀的过程中,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了资金6.3亿元补助经费。“我们预判,全年猪肉产量将下降,后期生猪供应将趋紧,四季度活猪价格将会突破2016年的历史高点。”他说。
尽管非洲猪瘟防控做了许多工作和努力,但是非洲猪瘟疫情对整个生猪产业的冲击还是非常严重。
王俊勋表示,在从现在的情况看,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数据,3月份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出现了“双下降”。其中,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.2%,同比下降18.8%;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.3%,同比下降21%。下降的幅度、速度之快,也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最大值。
从消费情况看,正常年份春节过后猪价都是下跌回落的,但今年出现了相反行情,主要原因是前期出现疫情后,养殖户的正常补栏没跟上,可以提供上市的肥猪数量不足,导致价格快速上涨。
最近两个月的情况对比来看,3月第一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2.91元/公斤,同比上涨2.1%,这也是近两年首次超过上年同期水平。4月第一周,活猪价格15.15元/公斤,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上涨了17.4%,同比上涨幅度达到了36%。
这里面也有猪周期因素的影响,去年同期猪价处于下降通道,同比幅度大,是双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。
总的情况来看,猪价已经提前进入了上涨周期,农业农村部预判全年猪肉产量会下降,后期生猪供应会趋紧,四季度活猪价格将会突破2016年的历史高点。
此前,在介绍2019年第一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时,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曾明确指出,下半年随着生猪出栏量进一步下降,再加上下半年是节日需求的高峰,猪价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。专家初步预计,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%,创历史新高,养猪的盈利水平将持续向好。
资料来源:本文内容转自农业农村部网站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